电影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在临睡觉的时候。我选择了一部电影催眠。我错了。看完这部电影我睡不着了。
本来想看电影的时候把自己的晚餐问题解决了。减肥期间晚餐是一个苹果。一杯酸奶。
但看电影的时候。就是一秒也不想错过。生怕错过什么。
而吃东西在此时,就像是一种亵渎。
这或者也算我若干强迫症其中之一。
影片的最初。看到日本太地屠杀海豚的场景真的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那么的麻木残忍血腥 他们的行为看起来真的不像人。
别说道德了。哪有人性可言。
当联合国议会中。日本议员道貌岸然阵阵有词的说谎时。他们国家犯下的罪行被正义的人公布于众的时候。那场景真是大快人心。就像揪住那厮的就衣领。狠抽了他几个大嘴巴一样过瘾。
这是一部冒着生命危险拍得的一部纪录片。
当几个行动成员在行动之前记下他们国家的大使馆电话的时候。
我才看到国家最清晰的意义。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都不会带着一份愉悦的心情看海豚表演了。
话说我并没有反日情绪。
我是那么的喜欢蜡笔小新和樱桃小丸子。有事没事的看村上春树的书和岩井俊二的电影

靠政府和组织,那是放屁,真正要做事情要靠个人的激情!
先说Ric自己的经历,给我们展示了海豚的灵性,为什么会从捕捉海豚转变成保护海豚。在Taiji, 努力搜寻证据,但是没有成绩,后来想到十一罗汉的方式,找到各路动物保护者高手,展开了海豚湾的取证。揭示出了小日本屠杀海豚的真相。片子让我们看到日本政府的无耻,为了自私的目的,国家的容易,说一套,做一套,最后在屠杀海豚的录像面前,暴露的一丝不挂!
个人的力量虽然很渺小,但是只要你有这个热情,就可以让这个世界发生改变。
PS:到处都是可爱海豚的雕像的Taji,和片子中后来被海豚鲜血染红的海面,海豚在里挣扎,嘶鸣,具体的反差,让人心碎。

好久好久没有这么心疼了。
《海豚湾》里,Richard O’Barry从一名海豚驯兽师到一位毕生以拯救海豚,还之自由为己任的积极分子,他的改变得之于强烈的情感的波动,而此后的拯救行动,则必须建立在逻辑性的设计和组织上。这世间,少了感性的东西,会少很多动力和美好;但少了理性的逻辑的思考,则是灾难性的。比如海豚馆里面海豚的微笑,对于他们是最悲伤的最无奈的误会——这笑脸会给无知的感性的人们,送去和谐的美好。
当我看到Richard终于走进二逼的IWC现场,播放他和他的团队冒生命危险拍摄的太地町捕杀海豚的血腥场面,我泪流满面。一是为着一个人,终于做成了他内心想做的事情,为他的努力、最后的阶段性的胜利感动;二是为着那些嘶叫的海豚,为着他们生存环境的可能的改善,而激动。
难以想象,人类对着另一种有着自我存在意识的生物物种进行野蛮地屠杀和控制。失去自由的他们得有多么难受啊!看到海面上那血红的象征的屠戮和野蛮的人性的液体,不断涌出、喷薄,然后被广阔的大海冲刷、稀释的时候,我只是难以抑制的心疼。闷。难受

我一直以为纪录片只是类似于电视里纪实频道的存在,带着科教的意味让人打发些时间又有增长知识的目的,看来我是狭隘了。
在前半部分,愤怒和震惊占据了我脑子的每一个角落,我不停地咒骂那些无知愚蠢扭曲又变态的日本人,就等着汞中毒致死吧。看看那些人做的惨绝人寰的事情,看看他们在一种生物在痛苦挣扎时仍然露出的无耻笑容,那种悲愤无以言表,虽然我不是个反日党,甚至有时对日本有一定的好感度,在这个时刻,我是真正地厌恶起这个民族。
只是后来,却是无奈。那片海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被血水洗刷,讽刺的是官员不对这事作出澄清和解释,反而却对影像的来源提出质疑,有这样的政府,实在是令人寒心呐。而无论快速致死法是否真的被贯彻,每年2万3千头被捕杀的海豚依旧没能重回大海,这种避重就轻的做法让人匪夷所思。
瑞克在行动,他组织人马,准备一切,甚至背着液晶电视跑进会议走上街头,一个6,70岁的老头,只是凭借这自己对海豚的热爱和对捕杀行动的质疑,在这条路上走了35年。的确,能接手的人太少,我们看海豚表演,惊讶于它们的聪慧和通人性

海豚湾:是海豚还是人?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zxpa.cn/a/kandianying-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