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立春》,和影片的题目不一样,心情有些沉重,并不是立春那般充满希望。
小人物的故事,为什么看来总是那么另人心酸?王彩玲说,这都是命。胡金泉说,谁也在劫难逃。喜欢艺术,追逐梦想,应该是件很开心的事,为什么演绎在这些小人物身上就变成了恶梦一般的悲剧呢?
在我们周围,小人物比比皆是,但是他们依然活得很精彩,他们有他们的存在方式。王彩玲即使进不了中央歌剧院,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去发展她的天赋,去教授学生,只要能唱,唱得好,在哪唱不都一样,哪里都会有愿意听她唱歌的人。黄四宝又为什么非要去考中央美院,考不起又自暴自弃。何苦呢?有这样一种才能,别人羡慕都来不及,自己为什么不好好当作上帝对自己的奖赏,哪怕只是自娱自乐也是件很好的事呀。
再说,小城镇的人就真的那么封闭,那么排斥高尚的艺术吗?王彩玲和胡金泉被当地的人看成异类。为什么会是异类?难道仅仅因为王彩玲唱的歌剧大家听不懂,胡金泉跳芭蕾大家不能接受么?不,绝不。其实不是别人把他们当异类,而是他们自以为是,自诩不凡

去新街口影院参加了看片会,同行的一位记者兴冲冲地说,我要去看里面的裸戏!可电影演完了,却发现传说中的裸戏被剪得干干净净,就如电影中的蒋雯丽说的:“春天来临的时候,我都会蠢蠢欲动,可是春天过去了,却什么也没有发生……”但话说回来,和某些正在热映的大片相比,这绝对是一部值得去电影院一看的电影,片中角色都用包头那土得掉渣又带着后鼻音的方言,来演绎着编剧李樯充满文艺腔的对白,荒诞的细节背后,又充满了人生不得志的凄凉,适合所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们……
人物群像鲜明、生动
事实证明,一旦女主角为了电影丑化了自己,再遇到个好的导演、好的剧本,那么得奖便不再是梦想。这一次蒋雯丽也牺牲巨大:剃了眉毛、装了假牙、脸上堪比月球表面、增肥十五公斤。要知道增肥这种事,肯定得来真的,所以,蒋出场时已全然是一个身材矮肥而嫁不出去的老女人,笑起来的时候还会露出难看的龅牙。
但《立春》绝对是蒋雯丽演出过的最成功的角色,片中的王彩玲就是一个业余歌者,她卓越的演唱才华和丑陋的面容使她在那个小城里显得孤独而古怪

看完《孔雀》,正如一个影评说的“越看越后怕”,真的是这样。看到一心想当伞兵的姐姐,希望不断落空,最后向现实妥协,真的害怕现在二十出头心高气傲的自己,有一天也躲不过“泯然众人矣”的宿命。
之后又紧接着找到顾长卫的另一部电影《立春》,没想到看完却让我找回了一些乐观。
有人说“爱唱歌剧不一定要去中央歌剧院,喜欢画画也不一定非要考央美,可惜王彩玲和黄四宝不懂这一点。”我不能苟同。王彩玲和黄四宝他们不只是“喜欢”,他们是有天赋的人。开头王彩玲没有出场时,市里广播里放的她唱的歌剧

【立春】比起地震,王彩玲更让我想哭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zxpa.cn/a/kandianying-1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