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了,未必不是好事》
漫画《去看小洋葱妈妈》(台湾译名)因为有情有感,虽是自费出版,亦获得好评!
日本这个地方,漫画泛滥为汪洋大海,但,不少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绘制故事,还是不断获得读者认可。
说日本人自己的小故事,已经是一种成功逻辑。
这次是该作品的电影版。
导演由早年师从于野村芳太郎和山田洋次等名导的森崎东担任,他曾执导过`寅次郎系列`第三部作品《男人真命苦 恋爱放大题(男はつらいよ フーテンの寅)》(1970)。作为暌违九年之久的大银幕作品,这位秉承了大制片厂悠久传统和老派叙事风格的电影人相信会为观众打造出一部交织着笑声和泪水并带有浓浓怀旧气息的感人之作。
故事内容,以患了痴呆症的母亲,由家居转入职业养老院,并随着时间转移,病情不断加重,直到某天,雄一发现妈妈和那些早已不在的人聊天叙语,这才意识到也许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养老,确实是人类社会的大问题,尤其是步入老龄化的我国,也正在探索各类结合地宜的方式。
人老,糊涂了,未必不是好事!

即便偶尔觉得扮演母亲近90岁的赤木春惠表演稍显舞台感,部分剧情稍有煽情之嫌,但瑕不掩瑜,一切都还是在一种很隐忍的节奏和情绪中缓缓道来。
特别插叙的剪辑,点到为止,完全没有喧宾夺主,且需要的情绪正作用恰到好处就切换回来,老导演功力还是非常深厚的。
而作品本身将多重伤痕与当代老龄化结合,在运用日本最擅长对家庭的描述,同样很有说服力的。
相较前一年的《电影旬刊》第一,这部迟迟才看到的第一至少没有令人失望。

加赖亮睁开双眼神经兮兮地触摸儿子的脉搏感受他身体的温度煞那间以为儿子死掉了在大雪霏霏的深夜背着儿子奔找医生结果却是一场乌龙。看着他瘫软在地瞬间长吁一口气感同身受的悲凉流遍我全身。
因為個人性格的彆扭勁總是對此類情節有所留意。我不再只是斥責酒醉的人反而要流淚反而害怕酒精的刺激與麻木要激起怎樣的殘酷或戲虐。隱約感覺到故事的戰爭背景帶來的社會及個人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豢養的人類愈發脆弱即便這樣的世代我同樣脆弱。
所以小洋蔥的媽媽不止力氣大一定也很頑強。她在受苦難的時候都是懷著善意的愛而潸然淚下她其實就是我們所有的媽媽她受過的苦難小洋蔥都看在眼裡所以最後她連小洋蔥都不認得的時候即是她要跟世界告別的時候回想來到了盡頭而苦難也到了盡頭暖黃的提燈映照著小洋蔥的母親微笑的臉龐這時候因著回憶悉數到場。
捲入一場糊塗時光彷佛回轉漸漸模糊的都回來了而依稀記得的更加深刻了。旋律還在耳畔跳耀只有當事人意識不到物是人非的蒼老。好在最蒼老的時候得到的是溫柔的對待。
因為阿姨我開始慢慢正式變老這件事不再簡單地抗拒有抵觸…

日本人太会拍出这种温馨的亲情片了,甚至可以用屡见不鲜这四个字来概括:从今年备受好评的《海街日记》到早些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诸如此类,各有各的泪点。我相信有些人很容易被这类电影里的缓缓叙事和投影式的配乐所打动,而且一部好的电影就该做到故事、画面与配乐完美契合。当然就这三点来说,《去见小洋葱的母亲》让我感动的是片尾曲。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上《老年护理》这门课,因为护理专业的关系,要涉及到照顾罹患阿尔海茨默氏病的老年患者,及了解他们的生、心理变化。疾病的名称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但对影片里的护理部分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比如要求护理人员和子女在受训时穿着尿布,提前体验一下穿着尿片大小便的感觉,这是同理心。
再谈谈电影里表现出的一些情绪:母亲三枝在年轻时面对丈夫酗酒后的殴打,闺蜜千惠子因为生活所迫而卖春的不辞而别,选择拉着儿子“好长一段时间都只盯着漆黑的大海”, 我觉得这样的情绪是自然的,是可以接受的。而选择继续隐忍下去,把自己的个性极度压抑到卑微后透露出的就只剩下虚伪了,这是日本…

“去见小洋葱的母亲”殿堂级!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zxpa.cn/a/kandianying-7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