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宁写于2008年4月9日)
这部由贝鲁特美女纳迪·拉巴基(即海报上的那位)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充满了温和柔曼的气息,即便片中人物遭遇情感变故、内心激荡也没有让情绪波动散发出声嘶力竭的感觉,可以说,整部影片的基调都是自然温润的,就像街角那抹琥珀色的余晖,美丽却无刺目感。在不急不徐间,影片已将观众引领进黎巴嫩贝鲁特女性生活的一隅,看毕,还在回想是怎样开始的,是怎样在不自觉间就过去这么久的,就如同空气,它的存在不具有强势压迫感,平日里人们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却始终在呼吸着它。
美容和爱情,是女人们的软肋,拉巴基抓住了这两个全世界女性的共性,将它们收缩释放在贝鲁特街头,或者说拉巴基捕捉了贝鲁特女性的这两处特色,将其呈现在光影之中。不过,拉巴基这部导演处女作的可人之处还不仅于此,所选取的角度、采用的手法、挑选的女性群像,都十分适合讲述贝鲁特这个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都很微妙的地中海东岸城市的风貌及其“女儿们”的风韵,它即传统守旧又弥漫着现代气息,即复杂交融又洋溢着纯粹的味道

Caramel,焦糖,西方人的甜点里常会用到的东西。而它实际上,就是我时候玩的叫糖稀的东西。在这部黎巴嫩人拍的片子里,焦糖是美容院里用来脱毛的。
起初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有点犹豫,因为它是黎巴嫩出品,也因为片子上的文字简介说这是一部喜剧。我最后决定买它,是因为我以貌取片我相中了它的封面。好在片子也很对我味口,黎巴嫩、贝鲁特,这词汇一般只出现在新闻中,它的意思约等于战事不断。但这部片子,拍的很生活。女性电影,各样的人生,生活不容易,但片子总体上却不沉闷。“本片的导演、编剧以及主演都由纳迪·拉巴基(Nadine Labaki)担任,拉巴基最开始是从广告片走上导演之路的。本片是她的处女作。”
为了心爱的人,打扫全部的卫生,打扮漂亮的自己,做一桌可口的饭菜,抱着手机等电话甚至担心自己的手机坏掉了......或多或少,都有我们的影子。看了心里面有一点点痛。当我们都曾经不快乐过,但我们还是要好好活下去。
有些事,如果能让我们生活的更好,就没有什么对与错。无论你年轻还是年老,爱男人还是爱女人,已婚还是未婚

警察在咖啡馆偷偷注释着女主角的那段是我目前见过的最美好的恋爱镜头 单相思 光线 镜头 语言 还有音乐 很有真是感~~

看小国的电影就是如此,你得有耐心,得忍受它的絮絮絮叨叨,得忍受它的缓慢展示,得进入它特定的情境,得了解它文化的点滴。剩下的,就是沉下心来,慢慢地体会,体会这种独特的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甜蜜与艰辛,还有阴霾和阳光。
《焦糖》是一部来自黎巴嫩的影片,故事就发生在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不过,影片的贝鲁特没有战火,没有血腥,也没有宗教的冲突,只是暖暖的阳光下一群叽叽喳喳女人的故事。故事也很寻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可以发生在世界上任何角落。影片中的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的心事,而能让女人心里荡起涟漪的无非情。故事不激烈,总是淡淡的,三个开美容院的年轻女人,其中一个即将结婚,却又担心丈夫发现她已不是处女;一个徘徊于别人的婚姻之外,不过她的身旁也有个暗恋着她的警察在徘徊;另一个则一身男性化的装扮,总有位美女来找她洗发。还有一个常来的顾客,是个容颜老去的演员,总是去试镜。还有两位邻居,也是两位年老的女人:孤独一生照顾着妈妈的裁缝罗丝和她那老年痴呆四处捡废纸絮絮叨叨的姐姐。她们有苦恼,她们也有甜蜜
【焦糖】清甜微苦的暧昧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zxpa.cn/a/kandianying-3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