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静静地重温了一遍徐克的《刀》,已经忘记是第几次了。
这部1995年的片子,其风格之诡异,完全不同于之前的《黄飞鸿》系列,《笑傲江湖》系列。但是,却是徐克个人理想的一次迸发。
徐克的《新龙门客栈》开创了新派武侠电影,《笑傲江湖》系列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但这部《刀》,其武打设计完全不同于新武侠电影,更趋向于徐克的蝶变。
之前的武侠电影,只是技术和摄影上的革命性创新,则到了95年前后,可能觉得自己已经是时候要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情感的时候了,于是有了《青蛇》,有了《刀》。
片子很写实,也很凌厉,以一个女人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很男人的故事。其实,徐克要表达的,正是后来刘伟强在《无间道》里讲述的那样: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徐克总是这样,一个很好的想法,却没办法做到及至。在拍《刀》的时候,徐克想把这个主题表达的很深入和淋漓,但却苦于没有一个很好的故事来衬托。一个很老套的关于复仇的故事,任何第三流的武侠小说中都会出现的情节,想表达一个导演个人的想法,也的却有些困难。但好在还有武侠

刀,一把刀,一把断刀,一把男人的刀。
江湖,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江湖。
就这样在小灵的话中,开始了电影,灰暗的背景里透着的一点光亮。映着小灵有些蓬乱的头发。
杂乱、破旧、脸上抹着岁月和生活印记的男人、铁链、夹子和架子上血淋淋的骨头,衬着一个年轻女孩子干净单纯的声音“,你想要得到一个东西,你就要去买,就要付出代价。”更有些触目惊心。
“所谓正义,只不过是一种同情,对与错,不是这样区分的”
挂着的一排刀相互碰撞,反射着刺眼的阳光,作坊里烧的熊熊的火,炼刀的汉子光着膀子,留着汗的结实肌肉还有铛铛的打铁的声音……就是这家炼烽号。
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孩子,有着小小的心机,她希望两个男人为她打架,印象最深的就是小灵在告诉过铁头为她做了一碗汤之后,碰到定安,那个时候的赵文卓年轻,干净,甚至让我觉得他单纯可爱。我一直记得他看到小灵的两个小辫子一上一下,自己也捏着绳子拉了两下,让人舒服的表情和眼神,这个时候,一切还那么美好。
战争没有爆发,铁头和定安,两个血性的年轻人,遇到另外一个罂粟一样的女子。
尖叫声

这部片子,只能看动作,故事情节恍惚,里面人物对话就是大喊大叫,纠结抓狂那种,完全神经质了,过于夸张了。 不过喜欢暴力的,可以看看,打打杀杀的。如果你想成为神经质,癫狂那种人,喜欢暴力,崇尚暴力,血腥的,不妨看一看。。。给人就是一种中国西部,朋克的感觉。。。。。140.。。。。。。。。。。。。。。。。。

你的刀这么慢,怎么出来混饭吃。
——徐克《刀》
以前你以为江湖是浪迹天涯仗剑风雪快意恩仇,如今你发现江湖其实肮脏不堪,虚以委蛇笑里藏刀弱肉强食。或者你也可以认为这是壮志未酬者的悲哀,可是你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我也没有把你当成孩子,所以没有假意的告诉你江湖是天空海阔,云淡风轻,纵剑天涯。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如江湖岁月摧。多少离合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你是不是曾经以为,你已经懂得许多冠冕堂皇的言辞。其实不是,你再回视一些过往和如今,会发现许多你看似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他们已经以你所不知道的方式成长的愈发伟岸,许多你以为正义凛然的人已经在你不觉中变得令人绝望。以至于已经分不清你所该明白的人事,以至于你也都懵懵懂懂,貌似回到年少。
你拿着把刀,以为够狠就可以出来混可以有饭吃。可是当你看到有人的刀比你更锋利,出手比你更狠的时候,你愣在原地,听着别人潇洒的向你抱怨

人如刍狗,要生活下去永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定安,或者是赵文卓除了法海以外,演绎得最好的一个角色。《刀》给我带来的冲击最开始是血腥和暴力,但再次品味,却觉得人世无情,人却不一定脆弱不堪,残忍的环境下有孤独的狼,也有丢不开的希望。无名女子的狂燥欲望,无名阿一的刀谱,看起来那么苟且,但却都是为了活着,哪怕为仅存的一点的希望活着。玉米地烧了又种,马贼过后拾掇拾掇,找出破碗还是要活下去。定安买刀,卖刀人说,残废也来买刀?买不起没关系,黄土地里刨出断刀,照样削铁如泥,照样保卫家园,让人闻风丧胆。所以,我们周围再坏又如何,人的伸缩弹性永无止境,纵然如刍狗地活,也不要死去。

《刀》徐克
这部电影很值得观看,赵文卓好帅。
故事的主线是男主离走而后危机时刻回返,是复仇,了解上一辈的恩怨,也如“定安”所说,“分不清了”,上一辈的恩怨还未了结,这一辈难道就是“安定”了吗?
这部电影别名“断刀客”,当然是与主角有关,用他父亲的断刀,自己的右手也断了,但是一番际遇和打磨,终于成为威风凛凛的“断刀客”,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刀”这个名字,更切题,而且我个人的观影偏向有更多的是还是在影片所表达出来的个人危机,人物情绪方面。

《刀》我只是每天都在等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zxpa.cn/a/kandianying-16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