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六的午后,鬼混在草草家的我俩,翻出了存积已久的盗版DVD并从中挑出了一部《送信到哥本哈根》,虽然给我的感觉很熟悉,但是已经忘记了是否曾经看过。
一开始以为是二战时期的集中营,翻查了资料才知道,发生的年代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冷战时保加利亚的某劳动营,这是故事开始的地方,也是12岁的David(本•蒂伯饰)从小成长的地方,在这个冰冷残酷的地方,同为改造犯人的约翰尼斯(詹姆斯•卡维泽饰)叔叔传授给他生活的所有认知,然而呆在这里是绝望的没有未来的。在一个看守军官的帮助下(故事的开头只是有个声音指导着David逃跑,起初都会以为是约翰叔叔,实际上是亲眼目睹David与丹麦国籍母亲被强行分离的士兵,他有着非常痛心疾首的眼神和人文情怀。使人过目难忘。)David逃出劳动营,开始带着将一封信送到哥本哈根的任务走进了未知的世界……
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人,开始接触到这个真实的世界,被帮助、被嫌弃、被使唤、被感激、被需要、被同情、被驱赶、被喜欢、被疼爱……David在旅途中开始认知开始感受开始微笑

最初,是被那个在探照灯下不停躲藏的小男孩惊恐的样子吸引。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这个仅仅12岁的孩子四处逃窜?
影片的开头就有介绍,二战后的中东因为有很多人和他们的新政府发生抵触,被送往了保加利亚劳工集中营,许多家庭被迫分散,大卫也因此和母亲分开。
集中营的生活艰苦,甚至可以用残酷来形容。鞭打,凶杀,各种残暴的事情发生在大卫眼中,人们变得麻木,这种阴影笼罩着他,因此对自由的渴望越发强烈,他的朋友也告诉他:“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但如果死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于是,大卫决定出逃。
我不知道,是一股什么样的信念和勇气让这个12岁的小男孩穿过严密的电网,和躲过戒备森严哨兵。或许,是对自由的渴望吧!影片中,始终会出现一位年轻男人的声音,帮助大卫进行逃跑计划,他说:“你一定要按照我的去做,将信件送去丹麦,途中不要拆开信封来看,也不要相信任何人,一直向北走。”
一直,一直向北走,一路向北。
有人说,这是关于信任的一次较量;也有人在影评中这样说道:成长就是一次逃亡

《我是大卫》送信到哥本哈根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zxpa.cn/a/kandianying-1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