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刚看,给个四星吧,完成度可以,情节密度高,没有尿点,不在儿女情长的墨迹事上消耗时间,专注讲故事,这点还是要好评。稍微觉得不太好的是有点生硬,为了反转而反转的感觉,我一直期望着老段穿了防弹衣起死回生呢。
电影的小细节交代的有点太草率了,比如消失的她,里面为了把故事讲圆,特意交代了“设局者因为非法拘禁,也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好人也要在法律范畴内行事”,但是误杀就完全没有交代好人也不能非法拘禁别人家小孩这一事实(哪怕是为了正义)那个奸诈的警察有什么下场也完全没有交代。。

李诚儒老师的“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如芒刺背”的含金量还在上升,每次看烂片都无比贴切。其实看到csc的片子都能猜出七八,无非就是各种模仿、抄袭、缝合的离谱逆天剧情,但是不看又无法客观评价,看了真的是会无语到笑出声,本片完美符合“东南亚犯罪片电影宇宙”的所有特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乱七八糟的逻辑,浮夸生硬的反转,虚伪的同情,情绪氛围全靠莫名其妙无比吵闹的配乐烘托,还恬不知耻的宣称纯原创,那确实,人家原版《误杀瞒天记》就拍了两部你也没得抄了呀
观影《误杀 3》的两个多小时,过程中虽有情节拖沓、突兀漫长之感,但整体而言还算引人入胜,紧凑的情节让我稳稳坐住。三星的评分于它较为匹配,影片具备一定的可看性和吸引力,剧情的层层推进、悬念的巧妙设置,都展现了其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陈思诚的电影似乎总能巧妙“押中”社会议题风口。此次《误杀 3》上映恰逢人口拐卖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影片大概率会借此东风被推向新高度,引发更多从社会议题角度的探讨,这无疑是吃到了社会新闻事件的红利。从《误杀》第一部到《消失的爱人》,屡屡如此

在大银幕上,看到这句来自《锈湖》的台词,我晃了晃神,赶紧提醒自己看的是《误杀3》……
先说故事,这是一部已知真相的剧情片,因为它暗棋明着打,暗线敞亮玩,反转的地方没什么悬念,要是作为悬疑片,它不悬疑。
影片的开始,从镜头语言、台词、表情,就大咧咧地告诉观众,哪个角色有问题。把该藏的线索做成明牌,这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也许,导演以为自己的暗棋藏的很好,观众到最后肯定会“哇”声一片。更或许,导演觉得影片故事足够撼动人心,那些暗线明着玩的手法,不会有观众在意。

看完《误杀3》,最大的感受是:陈思诚式商业片模式是不是气数已尽了?
如果说《解密》的惊天扑街还能挽尊成陈导的艺术追求和他的基本盘受众水土不服,那么如果他最拿手的东南亚犯罪宇宙社会情绪痛点片《误杀3》如果再扑,恐怕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老一套是不是已经被观众看腻且抛弃了。
故弄玄虚的悬疑,自以为是的反转,经不起推敲的细节,这些问题问题在前两部里不是没有,但在《误杀3》里加倍放大,也让整个ip疲态尽显。(以下有剧透,介意请划走)
首先,我请问整部片子和“误杀”这两个字的关系究竟是???

【误杀3】2024年,误杀并不一定是失误之杀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zxpa.cn/a/kandianying-11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