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流浪地球,感谢机核,很幸运借着工作机会在first青年电影展观看到moby老师导演的 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采访环节其实有很多话想和主创团队交流,但是看到平时在机核中那些熟悉声音的主人出现在我面前时多少有些紧张。
没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些遗憾(当然合照时眼睛没对上镜头更加遗憾)
不得不佩服moby,口哥,42老师带领gsense团队在面对球2幕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最能向观众表达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艰辛发展的输出点。讲述不同角度

拍好《流浪地球2》,一共需要几步?
这个问题问起来,就像那个“把大象装进冰箱”的脑筋急转弯。
看似简单,实际回答起来还真是——很难!
时间回溯至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推出之际。
当时,“中国科幻大片”这六个字似乎还离我们很是遥远。
但就在《流浪地球》正式上映前19天,奇迹发生了!
2019年1月18日,笔者有幸代表科幻世界参加了《流浪地球》的成都看片会。
就是在这场堪称“超前点映场”的看片会上,“中国科幻大片零的突破”这几个字如“思想钢印”般深深烙在了笔者的脑海中。
正因此

提前看了由我社和机核联合举办的《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纪录片观影会,非常不错。这是一部为科幻迷和《流浪地球》影迷拍摄的纪录片,但绝对不只适合科幻迷和《流浪地球》影迷,还适合所有影迷,在某种意义上说,适合所有人——这部片子能让你深刻感受什么是“工业化”。郭帆导演一直希望《流浪地球》电影带领中国电影进入工业化时代,事实上现在是整个中国都在不同程度的进入工业化,但对很多人来说,“工业化”可能只是与工厂生产有关的遥远名词,切身感受往往跳过了“工业化”而直接进入“信息化”

《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真实!报告:开场出现GCORES logo和staff播完后都有观众鼓掌,甚感欣慰。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zxpa.cn/a/kandianying-105003.html